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愛麗絲》一則不好翻譯的雙關語


《愛麗絲》第九章有一則不好理解的雙關語: 
“The master was an old Turtle — we used to call him Tortoise—”
“Why did you call him Tortoise, if he wasn’t one?” Alice asked.
“We called him a Tortoise because he taught us.” 
我在1980年代初讀英語版的時候不解其意,問了英國籍同事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玩的是tortoisetaught us 的諧音。 
卡洛爾的第一本傳記紀載第一個法語版(1869)翻譯的內容,譯者煞費苦心,改用ChélonéeQuel long nez的諧音,把這段譯成:
La maîtresse était une vieille tortue; nous l'appelions Chélonée.»
«Et pourquoi l'appeliez-vous Chélonée, si ce n'était pas son nom?»
«Parce qu'on ne pouvait s'empêcher de s'écrier en la voyant: «Quel long nez!»» dit la Fausse-Tortue d'un ton fâché; «vous êtes vraiment bien bornée!»  
Google翻譯再經過修正的中文翻譯: 
女老師是一隻老烏龜, 我們叫她陸龜 (Chélonée)
為什麼你叫她陸龜,又不是她的名字?
因為我們看到她,不禁感嘆 '多長的鼻子(Quel long nez)' ” 假烏龜憤怒地說道; “你真的很笨! 
(一)  趙元任的翻譯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改用「老王」和「老忘」的諧音:
「我們的先生是一個老甲魚——我們總叫他老忘。」
阿麗思問道,「他是個什麼王,你們會叫他老王呢?」
那素甲魚怒道,「我們管這老甲魚叫老忘,因為他老忘記了教我們的工課。你怎麼這麼笨?」
()我的翻譯(2010)把陸龜改成海獅,再用「海裡的老師」解釋:
「教我們的是一隻老海龜──我們都叫牠『海獅』……
「既然牠是海龜,為什麼叫牠『海獅』呢?」愛麗絲問。
「因為牠是『海』裡的老『師』嘛,」假海龜生氣地說,「你真笨得可以!」
近年出現的另三個中文注釋本:
() ㄚ亮(2006) 依字面直譯;
「我們的老師是老海龜(Turtle)──我們都叫牠陸龜(Tortoise)─
「如果他不是陸龜的話,你們為什麼要那樣叫牠呢?」Alice問道。
「我們叫他陸龜(Tortoise)是因為他教我們(taught us),」Mock Turtle 生氣地說,「妳真的很笨!」
() 王安琪(2015) 依字面直譯:
「教我們的是一隻老『海龜』──我們都叫牠『陸龜』──
愛麗絲問:「既然他不是陸龜,你們為什麼叫牠陸龜呢?」
假海龜先生氣呼呼:「我們叫牠陸龜,因為他『教我們』。你真的很笨!」
 
() 陳榮彬(2016)閃開海龜和陸龜的矛盾,前後都用「老師」解釋,已經不是雙關語:
「老師是一隻老海龜......那時候我們都叫牠陸龜老師......」「既然牠不是陸龜,你們怎麼還是叫牠陸龜呢?」愛麗絲問道。
「我們都叫牠陸龜老師,因為牠是我們的老師啊!」假海龜怒道,「你真的很笨耶!」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6.中國話的讀物篇] 王安琪教授2015愛麗絲幻遊奇境與鏡中奇緣》中的抄襲、改寫與錯誤

[51]
趙元任先生後來還翻譯了Through the Looking-glass,……直到1968年才在美國加州重新整理出版……,收錄在華語教科書Readings in Sayable Chinese (暫譯《口說漢語讀本》)第二冊,中文和羅馬拼音雙語對照,趙元任還親自錄音朗讀。8

8. 參見張華譯注《愛麗絲鏡中棋緣─深入解讀愛麗絲走進鏡子裡》。台北:遠流,2011,頁8

[10] 
直到1968年才由美國亞洲語言出版社 (Asia Language Publications) 出版,編入《中國話的讀物》(Readings in Sayable Chinese) 第二冊(436),並由他本人朗讀,製成卡式錄音帶,方便外國人學習中文。(單德興〈落入語言的兔子洞裡─愛麗絲中文奇遇記〉)

[張華《愛麗絲鏡中棋緣》頁8]
後來趙先生整理殘稿,在1968年由美國亞洲語言出版社 (Asia Language Publications) 以中文和國語羅馬字對照的教材形式出版,編在《中國話的讀物》(Readings in Sayable Chinese) 第二冊裡,篇名《走到鏡子裡跟阿麗思看見裡頭有些什麼》。先生還親自朗讀故事做成卡式錄音帶,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由譯者親自錄音的愛麗絲故事。


[說明] 我已在文中清楚說明Readings in Sayable Chinese的中文名叫《中國話的讀物》(補充說明:中文書名是趙先生自取,用毛筆字寫好印在扉頁上),連旁觀的單德興教授都理解無誤,王教授卻自行翻譯為《口說漢語讀本》,好像沒進入狀況。

一場愛麗絲的盛會


紐約2015107-8


這是一場沒有愛麗絲,卻到處都是愛麗絲的盛會。
《愛麗絲漫遊奇境》是英國作家卡洛爾的作品,作者和女主角活躍於一百多年前的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卡洛爾、愛麗絲和周邊人物的原始資料絕大多數藏在英國,他們生活、走動過的地方到現在成為學者遊客探訪的古蹟,有的學者在看來不相關的故紙堆裡無意中還可以發現新的證據,所以英國自然而然成了世界研究卡洛爾的中心。美國雖然不少人也愛讀《愛麗絲》,卻始終居於次要的地位,1865年《愛麗絲漫遊奇境》初版印刷失敗,就送到美國重新裝訂出售,所以嚴格講起來,《愛麗絲漫遊奇境》的初版應該是在美國發行的。
不過在重要的時刻,美國總是發揮了關鍵的作用。1928年愛麗絲把卡洛爾的手稿《愛麗絲地下歷險》公開拍賣,被美國買家以高價買走;1932年卡洛爾百年誕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邀請愛麗絲到紐約慶祝,同時頒給她榮譽博士學位,這場典禮辦得正是時候,因為兩年後愛麗絲就去世了。1948年美國國會籌資把手稿買回送給英國,作為回報英國在二次大戰中英勇對抗德國的禮物。英國由於地利之便,有不少研究卡洛爾的專家,著作也不少,但美國在1960年代出現了兩位重要的人物,研究卡洛爾的重心似乎已悄悄轉移到美國這邊來。
第一位是美國數學家Martin Gardner,他在1960年出版了《註釋版愛麗絲》(The Annotated Alice),集各家重要的研究發現於一冊,40年間增修兩次,號稱銷售50Martin Gardner2010年去世,Mark Burstein接棒,今年又改版一次,補充了不少新資料Gardner的注釋本對愛麗絲研究的普及化功不可沒,因為一般讀者無法遍讀所有研究資料,注釋本作的是穿針引線的工作,讓眾多讀者可以一窺堂奧。
另一位是美國機器翻譯的先驅Warren Weaver卡洛爾對《愛麗絲漫遊奇境》的翻譯本來就很重視, 1865年出版後就開始推動外文翻譯,1869年出版德文和法文版、1870年瑞典文、1872年義大利、1875丹麥和荷蘭文、1879年俄文,還有一個速記版在1889年出版。Warren Weaver由於工作之便,經常出國,獨力蒐集了160個翻譯版本共42種語言。他想出一個方法,把第7章文字遊戲最多也最難譯的部分邀請各國專家回譯成英文,以了解譯者處理文字遊戲的成果,1964年把研究成果出版《多語愛麗絲:愛麗絲漫遊奇境的翻譯(Alice in Many  Tongues: The translations of Alice in Wonderland)中文部分參加的是趙元任。Warren Weaver帶動美國的學者收集《愛麗絲》各國譯本的風氣,這個現象,其他學經典名著似乎還沒出現。
英國卡洛爾學會(The Lewis Carroll Society)1969年成立,美國的北美卡洛爾學會(The Lewis Carroll Society North America)也在1974年成立。今年是《愛麗絲漫遊奇境》出版150周年紀念,兩個學會各自辦理活動,不在話下。但英國辦的多是區域性的活動,北美卡洛爾學會則是轟轟烈烈出版了三大冊的《奇境世界中的愛麗絲:路易斯‧卡洛爾經典之作的翻譯(Alice in a World of Wonderlands: The Translations of Lewis Carroll’s Masterpiece),並以同名在紐約舉辦兩天國際翻譯研討會。
        奇境世界中的愛麗絲》由Jon A. Lindseth 主持,耗時6年,參與的專家學者251位,含174種語言、7,600個版本,共2,656頁,主要是各種翻譯版本的清單,英文回譯及討論。中文部分由北京清華大學封宗信教授主持、一位博士生協助,我於得訊後主動參加,提供多年整理出來的愛麗絲翻譯目錄,還有一位香港教授提供香港部分的資料。到2013年止,中文《愛麗絲漫遊奇境》總計467個版本、《境中奇緣》106個版本(含再版)這套書售價295美元,約合台幣1萬元,郵費另計。各編輯撰稿都是義工,出版後每人送一套(郵寄送到家),並在研討會兩天招待兩頓精美的晚宴。可說不惜工本。
國際翻譯研討會在107-8兩天舉行,會場選在充滿書卷氣息的Grolier ClubGrolier Club是一個愛書俱樂部,成立於1884年,經過三遷之後的現址位於曼哈頓中區,距離捷運站不遠,正面不算寬,只有一個店面大小,剛好隔壁又在施工,正面的道路被施工車輛擋住,走過去一不小心就錯過了。
以下是兩天研討會的內容:
一、2015107
01    歡迎詞及專輯及展覽介紹(總編輯及展出副主辦人Jon Lindseth)
02    多語愛麗絲》50年:從現代翻譯研究角度看Warren Weaver的先進研究方式(德國Leuphana 大學Emer O’Sullivan)
03    西班牙六種語言愛麗絲》譯本 (西班牙Autonomous大學 Juan Gabriel López Guix)
04    十種蘇格蘭方言譯本 (蘇格蘭Aberdeen大學Derrick McClure)
05    太平洋島嶼五種語言愛麗絲》譯本 (夏威夷大學Keao NeSmith)
06    座談會
二、2015108
07    愛麗絲在中國 (北京清華大學封宗信)
08    九種非洲語言愛麗絲》譯本 (南非Rhodes 大學Russell Kaschula)
09    十一種印度語言愛麗絲》(印度Delhi大學Sumanyu Satpathy)
10    非英文字母的英語愛麗絲》譯本(愛爾蘭Evertype出版公司Michael Everson)
11    座談會
大會事後製作了全程錄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觀賞:https://vimeo.com/album/3664885。其中第7項是中文翻譯本報告。另外普林斯頓大學也作了演講摘要,見https://blogs.princeton.edu/cotsen/2015/10/celebrating-alice-150-the-colloquium-alice-in-many-wonderlands-october-7-8-at-the-grolier-club/
研討會會場不大,大約只能容納兩百人,兩旁破璃櫃裡展示自卡洛爾生前到現在的各國翻譯版本,地方顯得有點擁擠。從中文部分的展品可以看出主辦單位的內行和抓住重點的功力。趙元任是迄今公認最好的譯者、也是西方推崇的學者(也是北美卡洛爾學會的會員),所以以他的作品作為主軸,包括《阿麗思漫遊奇境記》的簽名譯本、《走到鏡子裡》的譯本及錄音CD,還有她為太太楊步偉自傳《一個女人的自傳》的英譯本。另外展出兩個譯本,各有特色:一本是台語的《Alice e奇幻仙境》(2006高雅玲節譯),是僅發現的方言譯本,另一本是迄今注釋最完整的《挖開兔子洞》(2010張華譯註)涵蓋的時間從最早的1922年到2010。大會對《挖開兔子洞》的長幅愛麗絲身高變化表很有興趣,不但放在中譯本展覽櫃,還放大掛在樓梯大廳中間展示(見照片)
出席研討會,還有一個收穫是遇到同好。Jon LindsethClare and August Imholtz夫婦都是北美卡洛爾學會通訊多年的朋友、北京清華大學封宗信教授也是因為編輯中文譯本目錄而在往認識、幸佳慧老師則是為我的《挖開兔子洞》寫推薦文的學者,如今住在紐約,過著神仙般的生活,這次有幸都見到面。在眾多出席者當中,中國人還是比較好辨認的,所以很快就聚集起來。這次一共來了7位,除了我和以上兩位外,還有江吉娜(復旦大學講師)、馬丁(香港)、潘維真(澳洲博士候選人)、陳敏捷(普林斯頓大學),範圍涵蓋中、台、港、澳洲,以及美國。唯一遺憾的是楊茂秀教授人已到紐約,卻記錯時間與地點,沒辦法出席。這些都是未來推動愛麗絲及卡洛爾研究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