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談思果的《〈阿麗思漫遊奇境記〉選評》

思果(1918-2004)先生和趙元任(1892-1982)先生在翻譯方面的主張,有英雄所見略同之妙:
本書繙譯的法子是先看一句,想想這句的大意在中國話要怎麼說,才說得自然;把這個寫下來,再對照原文;再盡力照「字字準譯」的標準修改,到改到再改就怕像外國話的時候算危險程度。(趙元任《阿麗思漫遊奇境記》凡例,1922初版
做翻譯工作的只要自己問自己,「這句話中文是怎麼說的?  如果不像中國話,不是譯得不好,就是譯錯了。這時就要用心想一想,改一改了。(思果《翻譯新究》1972初版 )
兩人年齡雖然相差僅26歲,但兩篇文章其實相隔50年之久(1922-1972)50年的間隔,白話文經歷北伐、抗日、內戰等戰亂,已從試驗階段進化到翻譯體充斥的階段。兩人寫時的情況也大不相同,趙元任在初29歲的翻譯處女作中寫下他個人的想法,思果則是經過長年經驗累集,憂心翻譯體的危害而在53歲左右寫下的感想。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在2004年出版思果的《〈阿麗思漫遊奇境記〉選評》。這套「名師評譯叢書」共有五本:
《阿麗思漫遊奇境記》:卡羅爾著、趙元任譯(8)
《推銷員之死》:亞瑟·密勒著、姚克譯(18)
《賣花女》:蕭伯納著、楊憲益譯(14)
《飄》:瑪格麗泰·密西爾著、傅東華譯( 12.50)
名利場》:(英國)薩克雷著、楊必譯 (12)
思果先生在2004年以86歲高齡不幸去世,這套叢書可能是他最後的作品。
這裡要討論的是《阿麗思漫遊奇境記》,全書68頁,售價人民幣8元,從售價來看,應該是五本叢書中最薄的一本,只評論了趙元任譯本的前三章(全書共12),採英漢對照逐段評論的方式,不過有些段落並未評論。
思果先生在第1頁的評介就讓人眼睛一亮:
這是本『不可譯』的書。原書的俏皮之處,仿前人作品的歪詩,可以說不能譯。趙先生神通廣大,做到了不少別人萬不能做到的巧譯。不過也現出他力不從心的地方。我讀了他的譯文,一方面佩服,另一方面也覺得這件事萬難做好,不管是誰做。
舉一個最明顯的例。有些歪(打油)詩要先熟悉它所摹仿的舊作才有意思。如果沒有讀過那些舊作,或者讀過也早忘了,讀起仿作來,並沒有趣味。我看原文就有此感。譯者要另外想法也可以另作,譬如把中國人都熟悉的詩改寫成歪詩,當然有趣至極。不過這件事多麼難!即使想法譯成了一首,還有許多首呢,有的很長,到哪兒去找?
思果先生一針見血,把趙元任翻譯《阿麗思漫遊奇境記》的最大缺陷點了出來,也說明了仿擬修辭的翻譯要訣。原來趙元任把所有仿擬詩都直接翻譯,而不是找一首讀者熟識的中文詩加以改造,達不到原文仿擬的趣味效果。試以第7章的仿擬詩和趙元任的翻譯為例:
Twinkle, twinkle little bat,
How I wonder what you’re at!
Up above the world you fly,
Like a tea-tray in the sky.
汀格兒,汀格兒,小蝙蝠!
好好兒說來你何所欲!
飛在天上那麼高,
像個茶盤兒飄呀飄。
這首詩顯然是仿擬珍泰勒(Jane Taylor)1806年出版的The Star一詩,不但流傳至今,還有固定的中譯版本《小星星》。趙元任在翻譯時,這個標準版可能還沒面世: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一閃一閃亮晶晶,
滿天都是小星星,
掛在天空放光明,
好像許多小眼睛。
將近60年後,才有譯者根據仿擬的原則,模仿《小星星》改成這個樣子: 
一閃,一閃,小蝙蝠!
不知你向哪裡撲!
高高飛翔離地面,
就像茶盤在天邊。
(陳復庵1981,北京:中國對外翻譯)
可是,除了這一首,書中其他仿擬詩就沒這麼幸運,因為沒有現成的標準版本可用。思果先生說得沒錯:「即使想法譯成了一首,還有許多首呢,有的很長,到哪兒去找?」所以在1922-201088年期間,書中其他仿擬詩還是照原詩翻譯,直到《挖開兔子洞》(張華譯、遠流2010初版)面世,才第一次找到長度、節奏相匹配的中文詩或兒歌,把所有仿擬詩的仿擬趣味都表達出來。以上的例字,說明翻譯不僅要傳達原作的意思,還要考慮原作的創意。網路上也有相關的討論,見《愛麗絲漫遊奇境》中那些有趣的仿擬詩
不過,思果的評介也顯出他對譯本和原文的版本沒有深入理解。他在第3頁說:
趙先生也有幾首歪詩略去一部分不譯的。他大概以為不譯出來沒有關係。不過嚴格說來,原文有的應該譯足。(原書頁143的詩未全譯,讀者可以去查對。)
上面的話有兩個問題:
第一、思果並未交代他評的是哪一個版本,簡單說「原書頁143的詩」而沒有引出原詩,會讓讀者無所適從。我相信思果據以評論的譯本是出版社提供的,經過比對,這是198812月的商務版,目前網路上已有肖毛校對的電子檔《阿麗思漫遊奇境記》,可以提供參考。按趙元任的譯本,從1922年的初版到1950年的「國難」後第6版,大致上沒有大幅度的變動。趙譯在大陸政權換手後三十餘年間商務印書館都沒再版,直到1988年才重新出版,補充注解,改用英漢對照的方式,而且刪去趙元任的原序,改由方平作序,並在文字上「做了慎審的局部改動」,但陳子善先生認為「並不足取」。所以思果用來做評論的版本,是不可靠的版本。
試以第二章開頭部分為例,說明誤用這個版本的害處:
‘Curiouser and curiouser!’ cried Alice (she was so much surprised, that for the moment she quite forgot how to speak good English); ‘now I'm opening out like the largest telescope that ever was! Good-bye, feet!’ (for when she looked down at her feet, they seemed to be almost out of sight, they were getting so far off). ‘Oh, my poor little feet, I wonder who will put on your shoes and stockings for you now, dears? I'm sure I shan't be able! I shall be a great deal too far off to trouble myself about you: you must manage the best way you can; --but I must be kind to them,’ thought Alice, ‘or perhaps they won't walk the way I want to go! Let me see: I'll give them a new pair of boots every Christmas.’
 And she went on planning to herself how she would manage it. ‘They must go by the carrier,’ she thought; ‘and how funny it'll seem, sending presents to one's own feet! And how odd the directions will look!
            Alice's Right Foot, Esq.,
               Hearthrug,
                    near the fender,
                        (with Alice's love).
這是思果引用的譯文:
 “越變越希漢了,越變越切怪了!(因為阿麗思自己詫異到那麼個樣子,連話都說不好了);現在我大到像頂大的望遠鏡那麼大嘞!再會罷,我的腳啊!(因為她低頭一瞧,她的腳遠到都快看不見了)。唉,我的可憐的小腳呀,不曉得以後誰給你們穿襪子穿鞋嘞,寶寶呀?我知道我是一定不能給你們穿的!我人已經太遠嘞,哪兒還能跑到你們那兒去麻煩呢?你們只好自己去顧自己罷。但是阿麗思又想道,我非得要好好待他們才行,不然怕我要他們走到哪兒去,他們偏偏不答應怎麼好?讓我看啊:我想我每年過年的時候要給它們買一雙新鞋子的。
她就盤算怎麼樣送去給它們。她想到這鞋去的路這麼遠,一定要交給送信的進去才行;送禮給自己的腳,真笑話極嘞!還有那送信的地名可不更好玩兒嗎!
內右鞋一隻送呈
爐擋左近地毯上
阿麗思的右腳查收
(阿麗思順致愛的問候)
除了一些比較小的修改,這段文字都頭尾兩句都和1950年以前的譯文有顯著的不同:開頭「越變越希漢了,越變越切怪了!」一句,原譯是「越變越奇罕了,越變越希怪了!」同樣表示阿麗思說錯文法,改得沒道理。思果根據1988年版的評注:
越變越希漢了,越變越切怪了寫兩個別字來代替原文文法的毛病,雖然有些牽強,也不能怪,原文curiouser (應該寫成more curious)不容易用中文表示出錯誤來。就寫兩個別字或念錯字音或平仄吧。
其實評的並不是趙元任的翻譯。同樣,本段最後一句:阿麗思順致愛的問候思果的評注:
此處鞋子上的題詞也難譯,末了With  Alice’s love譯成 “阿麗思順致愛的問候不很妥當,刪去 “愛的才好。這個love就是問候。就用 “致候好了。
其實趙元任的原譯是「帶阿麗思的愛情」,同樣評的也不是趙元任的翻譯。
第二、思果沒弄清楚原文版本。文中說:「原書頁143的詩未全譯」,應該指第10章「走過他家花園儿門」一詩,因為原文只有這首詩經過修改加長,趙元任其實沒有省略,只是參考的是較早的英文版本,思果卻用得較晚的版本,才有此誤會。證據除了長度,還有詩中的「蛤蠣」兩字。趙元任的翻譯:
走過他家花園儿門,
我就睜着左眼往裏瞧有什麽人。
看見一匹鷹頭貓
同個蛤蠣在那儿分肉包。
根據的是1886年以前的版本,原文只有兩行:
“I passed by his garden, and marked, with one eye,
How the Owl and the Oyster were sharing a pie.”
1886年,卡洛爾為戲劇演出,把蛤蠣改為黑豹,並加長為8行:
I passed by his garden, and marked, with one eye,
How the Owl and the Panther were sharing a pie:
The Panther took pie-crust, and gravy, and meat,
While the Owl had the dish as its share of the treat.
When the pie was all finished, the Owl, as a boon,
Was kindly permitted to pocket the spoon;
While the Panther received knife and fork with a growl,
And concluded the banquet by ---
這是我的翻譯:
「走過他家的花園,用一隻眼睛看分明,
看到黑豹和貓頭鷹,在分一個大肉餅。
黑豹拿了肉餅皮,又要肉汁和肉餡,
剩下一個空盤子,給貓頭鷹拿去舔。
黑豹吃完大肉餅,肚子飽了心高興,
湯匙送給貓頭鷹,帶回家做紀念品。
黑豹拿起刀和叉,低吼一聲叫人驚,
吃下最後一道菜,就是……(沒出現的字是「可憐的貓頭鷹)
所以思果根據新版來評論趙譯,顯然失焦了。
思果先生可以說是引領我進入翻譯的啟蒙良師,他這本講評是他以八十餘歲高齡在去世前不久的作品,仍然保留字字斟酌的優點,雖資料上有些缺失,我們不能苛責,只是怕讀者誤解,所以以個人所知,提出說明,作為參考。
後記:商務1988年版是英漢對照,可能商務採用了1886以後的英文版,因而誤導了思果。 

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卡洛爾手稿《愛麗絲地下歷險》奇航記


美國建國86年後186274日,英國牛津基督教堂學院數學講師路易士‧卡洛爾(Lewis Carroll, 1832-1898, 真名Charles Lutwidge Dodgson) 邀請院長三個女兒遊船,隨興說出一個曲折有趣的故事,他在日記中記載:「和利道爾(Liddell)三姐妹一起划船到Godstow村,在岸邊喝茶,八點一刻才回到基督教堂,……九點前把她們送回院長家。」一年後1863210日他又在74的對頁補注:「那天我給她們講《愛麗絲地下歷險》(Alice's Adventures Underground) 的童話,答應寫下來送給愛麗絲。現在故事已寫好,但插圖還沒完成。」這個故事後來改寫成《愛麗絲漫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在1865年出版,成為童書的經典。書中的序詩記述了講故事的情景:

All in the golden afternoon
    Full leisurely we glide;
For both our oars, with little skill,
    By little arms are plied,
While little hands make vain pretence
    Our wanderings to guide.

Ah, cruel Three! In such an hour
    Beneath such dreamy weather,
To beg a tale of breath too weak
    To stir the tiniest feather!
Yet what can one poor voice avail
    Against three tongues together?

Imperious Prima flashes forth
    Her edict “to begin it”
In gentler tone Secunda hopes
“There will be nonsense in it!”
While Tertia interrupts the tale
    Not more than once a minute.

Anon, to sudden silence won,
    In fancy they pursue
The dream-child moving through a land
    Of wonders wild and new,
In friendly chat with bird or beast –
    And half believe it true.

And ever, as the story drained
    The wells of fancy dry,
And faintly strove that weary one
    To put the subject by,
“The rest next time
” “It is next time!”
    The happy voices cry.

Thus grew the tale of Wonderland:
    Thus slowly, one by one,
Its quaint events were hammered out
    And now the tale is done,
And home we steer, a merry crew,
    Beneath the setting sun.

Alice! A childish story take,
    And, with a gentle hand,
Lay it where Childhood’s dreams are twined
    In Memory’s mystic band,
Like pilgrim’s wither’d wreath of flowers
    Pluck’d in a far-off land.

在那金黃色的午後時光,
    小船悠遊河上。
小小力道兒以小小的技巧
    划動雙槳前航。
小小手兒裝模作樣,引得
    船兒東蕩西漂。

啊!在這如夢似幻的時刻,
    三個殘酷的小孩
求講故事,不管我氣息柔弱,
    連羽毛都吹不動!
但可憐一個聲音,怎能敵得過
    三張嘴巴齊說?

霸道的大公主急急發出命令:
    「現在就給我說!」
溫柔的二公主輕輕說出希望,
    「故事裡怪話要多。」
三公主聽故事總不安份
    沒一分鐘插嘴一次。

忽然間三人都靜了下來,
    沉醉在冥想之中。
夢中的小孩在幻境裡漫步,
    新鮮事兒真多。
小鳥小獸都成了聊天的好朋友──
    是真是假難分。

故事總有窮盡,靈感泉源
    也有枯竭的時候,
說故事的人急得沒辦法,
    想要暫時停下:
「下回再講──」「下回到了!」
    快樂的聲音齊叫。

奇境的故事就這樣展開,
    一段接著一段,
古怪的情節慢慢出現──
    直到故事結束。
於是轉舵回家,滿船歡樂,
    在西斜的夕陽下。

愛麗絲!請收下這童稚的故事,
    以輕柔的手
放到童年夢境裡珍藏,扎以
    回憶的神秘絲帶,
像朝聖人帶回來的乾枯花環,
    採自遙遠的地方。
(張華翻譯)

卡洛爾在1864把《愛麗絲地下歷險》送給愛麗絲當聖誕禮物,想不到竟然成了在成為愛麗絲晚年經濟窘迫時的救星,還成為英、美兩國的親善大使。手稿在1928年以15,400英鎊高價由蘇世比拍賣售出,1932年,愛麗絲應邀到美國紐約慶祝卡洛爾的百歲誕辰,這本手稿也同時展出,和愛麗絲又一度重聚。19481112日,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Luther Evans募款50,000美元購回,親贈英國博物館,以感謝英軍在一次大戰中支持美國抵抗德軍。

今年剛好是《愛麗絲漫遊奇境》出版150,世界各地都有一些紀念活動,最熱烈的當然是英、美兩國,但美國可能更熱鬧些,因為《愛麗絲地下歷險》手稿又回到紐約展出,成為活動的焦點。熱愛愛麗絲故事的讀者,也許可以慮到Morgan Library Alice: 150 years of Wonderland參觀。